2016年1月,中国365bet-亚洲版官网_best365官网体育投注_365bet体育在线直播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和《社会福利》杂志联合举办了“2015年中国十大社会福利事件”评选活动。根据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需求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按照国际惯例界定的现代社会福利概念与内涵,由专家学者依据重要性、紧迫性和政府责任性等原则,经过初步提名、社会福利研究的专家学者投票、提出增补修改意见、统计选票排序,最后通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等专家综合评审,确定了2015年中国十大社会福利事件。
1.坚持共享发展共同富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十三五”进行战略性、全局性、整体性科学谋划,勾绘出全景式战略图谱,指明中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共享的基本宗旨。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五中全会为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2.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终止35年独生子女政策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2015年12月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对奖励保障等配套制度作了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是中国最重要的家庭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使得家长对儿童家庭成长伙伴配置有了选择权;对于丰富儿童的家庭亲缘环境、构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支持亲缘援助系统、规避独生子女环境下的儿童成长困境、维护儿童的生命权、增加儿童福祉等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许多实举措、硬政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该《决定》对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解决中国农村7017万贫困人口脱贫具有深远意义。
4.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2015年11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守住民生底线的重大体制机制突破,是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5.实现“养”“医”无缝对接,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2015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6.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填补残疾人福利制度的空白
2015年9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该《意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从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申领程序和管理办法、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进行了明确定位和整体设计。同日,民政部、中国残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民函〔2015〕274号),积极实施《意见》,并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是国家层面首次建立的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是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
7.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保监会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30号)。《意见》要求,各地要在2015年底前,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为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做好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救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对象范围,重点加大对重病、重残儿童的救助力度。该《意见》是对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的深化固化,是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要顶层设计,填补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一个缺项。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
8.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2015年2月3日,民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意见》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参与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措施,并就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投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人才保障、保障用地需求等作出规定。该《意见》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9. 制定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4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该《规划》是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当前精神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制定的,对于加强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促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
10.开展 “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致力解决基层“最后一公里”福利服务递送问题
2015年10月16日,民政部召开“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部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包括以下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要突出抓好“一支队伍”建设,把村(居)儿童福利主任队伍选准配强;二是要着力加强“一个家园”建设,切实把“儿童之家”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的大本营和服务资源配置的转介地;三是要重点加强儿童信息报告监测反馈机制、儿童福利台账机制、儿童帮扶机制、多部门联动机制“四个机制”建设。开展“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致力解决基层“最后一公里”福利服务递送问题,是当前做好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为全国开展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模式与路径。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这十大社会福利事件揭示了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时期,是全体人民共奔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2015年中国十大社会福利事件蕴含着丰富多彩和十分重要的理论政策涵义:一是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就是全体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现代社会。二是2015年中国十大社会福利事件清晰地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彰显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原则,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均衡协调原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承诺,凸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三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习式外交”,尤其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方针,清晰表明中国人民爱好和平,追求和谐,谋求幸福,增进全人类福祉的决心和意愿,绝不会走某些大国崛起“逢强必霸”、“军事侵略”和“海外殖民扩张”的传统老路,而是将全体中国人民健康福祉,核心是中国特色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建设作为执政兴国和现代国家发展的最高社会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