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明确了以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的幸福发展观。十九大报告还指明了社会心态培育和社会心理服务的方向,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多年来,社会心态蓝皮书的研究一直把社会需求、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公平、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社会价值观、社会预期、获得感等作为核心研究内容。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的主题是“社会阶层与获得感”,旨在关注不同阶层民众基本获得感状况。
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对未来及下一代阶层预期较乐观
课题组以13703个城市居民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人们主观社会阶层的现状、主观评定的社会阶层的变化特点和人们对于社会阶层的预期,探讨了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调查发现,人们对自己主观社会阶层层级的评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呈现逐渐上移的特点。当前的主观社会阶层以中层偏中下为主,而人们回想自己5年前或刚参加工作时的社会阶层,则表现出中下偏低的阶层认同特点。在预期自己5年后的社会阶层时,人们的社会阶层认同以中层偏中上为主,而预期自己下一代的社会阶层时,认为下一代会处于社会中上层和上层的人占多数。可见,大家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社会阶层的预期比较乐观积极。
男性的社会参与经历一般多于女性
近年来,如何引导和规范社会参与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课题组通过考察和对比民众在网上参与社会问题讨论、志愿服务活动、反映意见、环境保护和举报腐败五个领域的社会参与意愿和参与经历,探讨中国当前社会参与状况,同时进一步考察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变量和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社会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社会参与经历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来看,性别上,男性的社会参与经历多于女性;收入上,收入水平越高,社会参与经历越多,但在社会参与意愿方面,反而是收入越低,社会参与意愿越强;在受教育程度上,整体趋势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参与经历越多,但在社会参与意愿方面,反而是受教育程度越低,社会参与意愿越高。因此,一方面要创设低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个体的社会参与途径;另一方面要提升高收入、高受教育程度个体的社会参与意愿。此外,从参与经历来看,更重要的是提升民众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呈“倒U形”
当下,幸福感不仅是个体层面的变量,更是衡量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0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每年都评选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等民生问题一直贯穿始终。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外媒认为“幸福感”是中国政府近年工作的主题。
调查显示,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呈“倒U形”,“00后”主观幸福感较高,“90后”主观幸福感最低,而后逐渐上升,“40后”的主观幸福感基本和“00后”持平。不同出生年份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主要表现在所担负的任务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00后”个体处在学生阶段,主要面临学业任务,整体比较幸福。而“90后”“80后”“70后”个体则需要承担职场责任、家庭责任,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主观幸福感低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但仍在4分“中立”以上。“60后”“50后”和“40后”,这部分个体已经快达到退休年龄或已退休,基本处于颐养天年、儿孙绕膝的生活阶段,主观幸福感相对较高。
近半受访者表示二三线及省会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
调查发现,创业和非创业人群中47.6%均认为二三线及省会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创业人群中25.4%认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理想的创业城市,14.7%选择地县级城市,选择乡镇农村作为理想创业城市的占8%。非创业人群中,选择地县级城市的比例占到22.1%,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占17.6%,乡镇农村占9.8%。
基于社会心态特点的政策建议
一是关注阶层心态,把握社会心态走向。研究发现,主观社会阶层的中层和中上层成为积极社会心态的核心,也就是说,主观认同的中间阶层各项社会心态指标更优,是社会建设和治理需要依靠的核心力量,也是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核心,起着引导和引领的作用。当然,我们更要关注下层、中下层的社会心态,了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是解决好下层、中下阶层的问题。
二是满足社会需求,引导积极社会动机。要关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化需求,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网络建设来满足中、下阶层的基本生活保障,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获得感,降低不公平感。也要关注中上和上层群体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为他们提供通过合法努力可以实现更高目标的条件,引导他们培养积极的社会动机,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整体状况改善而努力。
三是研究社会认知,凝聚社会力量。从这次调查看,民众的国家认同程度很高,这是社会心态的积极力量,也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内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不断提高社会信任、提高社会公平感,不断积累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
四是疏解社会情绪,促进社会治理。调查发现,社会积极情绪是主流,但也表现出一定的消极社会情绪,这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是社会治理需要关注的。关注阶层心态中不同群体的社会情绪,特别是要关注阶层之间消极情感的产生,要避免阶层间消极情绪的扩大化。 (执笔人:王俊秀、陈满琪、高文珺等)
全文发表在《北京日报》2017年12月25日第14版